秀才、举人、贡士、进士分别能当什么官,考中难度有多大?
古代的学子想要考中状元,那是非常的艰辛的,有道是“三场辛苦磨成鬼,两字功名误煞人”,一语道尽科举考试的辛酸苦辣。这里三场辛苦指的就是科举考试中的童生试、乡试、会试。这三场考试并不是只考三场,而是由一系列的考试组成,参加科考的学子绝大部分坚持不到会试,往往参加完乡试就寻求出路了。因为中了举人的话就可以授官任职,身份地位就不一样了。
科举考试的流程:
科举制度始发于隋唐,制度完备于宋朝,盛于明清,从开始到结束延续了1300多年,是我国古代官员选拔的基本制度。科举***证了一定程度的公平选拔,给了民间百姓一条通过科举至仕之路。
科举考试不同的朝代在考试的科目、程序、场期、科第等方面不尽相同,但是明清时期考试程序定型为童生试、乡试、会试、殿试、朝考五级考试。
古代科举考试的步骤:童生试——生员(秀才、文童)、乡试——举人、会试——贡士、殿试——进士、朝考——庶吉士
科举的门槛:童生试
童生试是最初级的考试,虽然层次最低,但是规制最为复杂。童生试本身分为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级别,***考试全部通过才能成为秀才。秀才只是一个名分,不能做官,国家也不会给秀才官做,所以单凭秀才身份不能实现“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的理想,也不能报效国家。要想做官只能考举人,如果考不上可以掏钱买个贡生,也有混个小官的机会,除此之外似乎再没有路可走了。
只要参加童生试的应试者不论年龄大小统称童生。但是根据清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六:“经礼部议,准生员於考试经古场,童生於府县覆试场,添《性理论》一篇。” 童生并不完全等同于未考上秀才的学子。只有通过了县试、府试两场考核的学子才能被称作童生,成为童生方有资格参加院试,成绩佼佼者才能成为秀才。
通过院试以后进入所在地、府、州、县学为生员,俗称秀才。
考中秀才,本来意味着获得了进入府县学进行学习的资格,本质上好比今天考上了某大学,考上之后要入学。在理论上,接下来还会有一堆考试,尽管这些考试没有童生试那样严肃,但是也是考试。
考上秀才之后的考试主要包括日课、月考、季考、岁考、科考、观风等。总之,考试还远远没有结束。
按照规定,童生被录取后,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入府学或者县学。入学之后,新秀才们首先面临的是复试,再考一次,然后把原来参加县试、府试、院试的试卷全都取来,与这次考试的笔迹进行对比,验明原来的考试是否***。
正式科举考试的开始:乡试
童生试不能算作正式的科举选拔,他只是个资格考试。考中秀才才有参加乡试的资格。
但不是所有的秀才都能参加乡试,因为在乡试之前还有一次选拔考试,称为科试,各省学政巡回所属府州举行考试。考试结果分为六等,只有考得一二等的秀才才能参加乡试,三等及以下不能参加乡试。
科举考试每三年开一科,乡试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凡国子学生员、府州县学生员考过科试者,儒士之未入仕者,官之未入流者,需要有相关部门保举,均可参加乡试。
乡试取中者为举人,榜首第一名称为“解元”,第二名称为“亚元”,第三、四、五名称为“经魁”,第六名称为“亚魁”,其余皆称为“文魁”。考中了举人,就可以参加全国性的会试;我们知道的唐寅唐伯虎当年考中了应天府乡试第一名,所以都称他为唐解元。
明清两代乡试皆有定额,但是每个省基本上不超过百人。
举人有当官的资格,但不一定能当官,但可通过"大挑"进入官场。
乾隆以前举人的当官制度两种。第一种是举人亲自呈请,经过朝廷考核,担任地方教育官员,比如教谕这样的职位。明朝时,海瑞考上举人后,没有办法再进一步,就放弃科考,选到福建南平当教谕。不过,当时的教育部门的官员,都是清水衙门,很多人都不愿担任。第二种是参加“拣选”。三次科举不中的,补授知县。一次科举不中的,可以授任教育部门的工作。不过,这个办法,后来随着举人数量不断增多,便改为前面所说的“大挑”制度。
“大挑”制度规定,如果是在省里乡试榜上有名的举人,连续参加三次京城里的会试没有通过的,可以到吏部注册,参与“大挑”。每六年,就会举行一次‘大挑’。挑选的过程也非常简单。不用作文写字,只需要让吏部堂官,以及王爷大臣挑选后就可以了。
中央级的考试:会试
明清各省乡试中式的举人,于次年二月(清乾隆以后改在三月)入京参加由礼部主持的考试,举人须经资格审查或复试,才能参加会试。以往各届会试中未中的举人也可一同应试。会试中式,没有定额。最多的一次是雍正庚戌科,录取了406名,最少的一次是乾隆己酉科,仅录取了96名。会试中式,称为贡士。
贡士与进士差别不大,因为考中贡士后紧接着就会进行殿试,只要能够参加殿试基本上都会赐进士出身或者赐同进士出身。
迈向辉煌的终点:殿试
殿试,是最高一级的考试。清朝新录取的贡士,在殿试之前还必须进行一次复试,复试结果,按成绩分为一,二,三等,在会试之后举行, 这个等级对於以后授予官职有很重要的关系。一甲三名,状元、榜眼、探花赐进士及第;二甲若干人,赐进士出身;三甲若干人,赐同进士出身。
最终的复试:朝考
传胪后,新进士还要在保和殿参加朝考。内容是论、疏、诗各一道,试题由皇帝亲命,当日交卷。朝考试卷,由阅卷大臣拟定一、二、三等进呈,前十卷的名次,亦由皇帝亲定。一等第一名称为朝元。按照清代的规定,一甲三人,在殿试揭晓后立即授职,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翰林院编修;其他进士,则按复试、殿试、朝考三次所得等第的数字,分别授以庶吉士、主事、中书、行人、评事、博土、推官、知州、知县。
作者:民国史学者、专栏作家王凯
秀才、举人、贡士和进士都是中国古代科举考试考中者的称呼,秀才是读书人的第一道门槛,只要通过县、府、院组织的考试,考中即为秀才,也称进学;秀才到省城参加乡试,考中者为举人,举人也叫孝廉,我们熟悉的有《儒林外史》中的范进中举;举人到京城参加会试,考中者叫贡士;贡士随即参加由皇帝主持的殿试,殿试分为三甲,一甲三人,第一名状元,第二名榜眼,第三名探花,赐进士及第;二甲多人,赐进士出身;三甲多人,赐同进士出身。需要指出的是,所有贡士参加殿试都能成为进士,殿试只是排一下名次,不存在落第的情况。
秀才一般没有担任朝廷命官的机会,可以做乡村教师,办个私塾,给孩子们开蒙。举人可以做教谕之类的教育官员,也有做知县等基层官员的,《儒林外史》第三回《周学道校士拔真才 胡屠户行凶闹捷报》中范进中举后,张乡绅来访,书中这样写道:“只见那张乡绅下了轿进来,头戴纱帽,身穿葵花色圆领,金带、皂靴。他是举人出身,做过一任知县的。”晚清还有一个赫赫有名的大人物左宗棠也是举人出身,后来封侯拜相入阁,但他靠军功上去的,这属于特例。进士出身的都能担任朝廷命官,名次高、学问好的可以进翰林院,干上几年十几年可以当侍郎、尚书,也可以外放封疆,前程光明;名次和学问差点的进士也能分配到各省担任知县,运气好的可以干到督抚大员,一般当个知府没问题。
至于古代科举的难度,应该比今天的高考难。举一个例子,明清两代共录取进士51624名,从公元1368年明朝建立到1905年废除科举,一共537年,平均每年录取不足百人,比今天的博士研究生少多了——难怪范进中个举人都高兴疯了。
科举制度是官员选拔制度,科举考试就是公务员考试,科举考试在明清时期达到顶峰,一个没有家世背景的读书人想要入仕做官,科举是最重要且唯一的途径。
清朝时,科举考试分四级,院试考秀才,乡试考举人,会试考进士(贡士),殿试分三甲,下面我们看看明清特别是清朝为例,看看各级科举考试合格者能做什么官?
院试考秀才,不能做官
院试,是由各省教育主管官员学政主持的地方考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三个阶段全部考试合格者称秀才,又称生员,因为只有考中秀才,方具备进入官方学校(包括府、州、县等举办的学校)学习。
只有进入官学学习,才具备进一步参加科举考试的资格,清朝不支持读书人自学,直接报考举人或进士,必须经由官学报考。
秀才是功名的一种,也是最低级的功名,秀才不能做官,本质上还是百姓,不过可以享受免赋税徭役、升堂时免下跪礼等待遇,很多秀才一辈子考不中举人、进士,当不了官,只能为自己这一点点“特权”沾沾自喜。
乡试考举人,可以做官
乡试,是各省自行组织,在省城举行的考试,参加考试者都是秀才,考中的叫举人,其中第一名称解元,唐伯虎被称为“唐解元”就是因为曾在乡试中高居榜首。
考中举人后,可以进一步向上参加会试考取进士,如果考不上进士,也可以做官,但是需要参加吏部“大选”,但不一定能选上。
首先,吏部大选得要有“缺额”,“缺额”不常有;其次,有“缺额”时,僧多粥少,竞争十分激烈,一点不比考进士难度小;再次,参加大选,走后门打招呼的很多,不花钱没关系,根本竞争不过人家;最后,举人做官只能做最低级的佐贰官员,如主簿、县丞等,只有极少数能靠自努力升迁,做到州县主官。
会试考贡士,直接做官
会试,是礼部组织的全国统一考试,参加者都是各省选***的举人,考试合格者被称为贡士,因为是各省举人齐集京城考试,相当于各地向朝廷推荐人才,所以被称为“贡士”。
贡士需要再参加殿试,殿试通过后赐出身,才能叫进士,但从实际情况看,只要通过会试考中贡士者,基本都可以获赐进士出身,所以后人也常把进士等同于贡士。
殿试是由皇帝亲测,根据考试成绩排出等级名次,其中一甲3名,分别是状元、榜眼、谈话,二甲若干名,三甲若干名。
也就是说,三甲指的不是殿试的前三名,而是三个等级,我们现在时常用“名列三甲”形容前三名,其实是一个常识性错误,真正的前三名应该是名列一甲。
考中贡士者,可以直接授官,一甲前三名授官最高,状元授翰林院修撰(从六品),榜眼、探花授翰林院编修(正七品),其他进士则授翰林院检讨等级别更低的京官或外官。
从考中难度来看,科举考试越往上,录取率越低,考试难度越大,呈现金字塔状分布。考中的级别越高,做官的起点越高,所以读书人都把考中进士作为毕生最高追求,只有屡试不第的举人才不得已退而求其次,做一个芝麻官。
举人很牛逼的,即使不做官,在地方也是呼风唤雨的统治阶级,特权和当地县太爷是一样的,只是未在吏部注册而已。贡士和进士差别不大,进士是贡士的排位赛。进士的话真的是天上文曲星下凡,平均一年全国一百人左右。
作者:金满楼
这问题问得挺好,好就好在这几个级别区分得很清楚,很有必要普及一下。
先说秀才。考秀才也就是俗称的“童子试”,这是科举考试中最低的一个级别,但说是最低,其实也是非常难的。
首先,童子试要考三次,一次在本县,由县令主考,即所谓县试,通过者接着考府试,最后由各省学政主考,称院试。必须要三次都通过,才能取得秀才功名。
从学识上说,能考中秀才基本就相当于目前的古典文史哲硕士研究生水平,而且还得书法相当好才有可能(因为童子试是不糊名的)。
而从淘汰率来说,秀才的录取率有多高呢?通常说,录取名额一般在15名左右,大县小县稍有增减(8名到20名不等),这个是根据粮赋来决定的,粮赋高的,比例就高一点。
还有一点要注意,古达科考除了恩科之外,通常是三年一试,这样的录取名额换算成现在的高考的话,最起码要全县前十名而且有文科特长,才可能考中秀才。
不过很遗憾的是,秀才是最低的功名,是没有资格做官的。只能说,考中秀才就可以去当塾师了,而且收费会比其他没有功名的塾师高不少。就这点好处。
接下来,是乡试这一关。乡试必须取得秀才功名之后才能考,表面上看,秀才已经很难考中,但如果一个省的所有秀才(不分往届应届都可以考)全部集中起来,那就十分惊人了。
像江浙这种人文大省,每次乡试时都有八九千人甚至上万秀才来赶考,而录取仅二三百人,而一些人口少的省份,录取仅百余人,参考者起码也有两三千。
因此,三年一次的乡试又被称为大比之年,是整个科举考试中最难的,因为其录取比例仅百分之二、三,难度可想而知。
举人考中了,也不是所有人可都可以做官。按清朝规定,只有连续两次会试落榜者可以大挑,选中者可以做县令(这种地方都是比较差的)或教谕(教育局长)之类的低级官职。
或者,一些举人也会选择充当幕僚为业,这也是一条出路。此外,就只能靠继续参加会试、考中进士,走正途出身了。
举人的学识,大概和目前的古典文史哲博士水平相当。
之后,举人要赴京参加会试,这是每年春天在礼部主持的考试,每次各省举人有个三五千人吧,然后从中选出三百来人,这就是所谓贡士。之后,这批人再参加殿试,就是所谓进士了。
从录取比例看,举人到贡士的难度低于考举人,因为举人已经十分金贵,加上有些人屡试不中、年纪过大而改从他业,真正参加会试的人数会有所缩减,因此,录取比例在10%稍多。
而一旦成了贡士,基本就可以和进士划等号了。因为殿试是排名考试,换言之,所有参加殿试的贡士都会被录取为进士。
进士也分三个级别,一甲三名状元榜样探花,这是直接翰林院授官的,二甲、三甲统称进士,这个还需要参加一次朝考,才能最终定去向,考得好、年纪轻的会拨入翰林院深造,其他基本分到各部或下发到各县为县令。
这批人,是俗称的老虎班,是不需要候补、即到即用的。
由此,漫漫科考路,这才告一段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