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画艺术注重“写意”,现在增添了素描,你认为这是弄巧成拙吗?
国画艺术注重“写意”,现在增添了素描,这不是弄巧成拙,而是作为锻炼绘画基本功的手断,有必要进行素描的练习和训练。此类问题已经不是什么新鲜话题,这是“老生常谈”的问题,以前就有人提出相类似的问题,引起有些人的争论,通过多年的实践证明,国画结合素描进行国画艺术创作很有必要。
一、国画 以毛笔、墨、国画原料、宣纸和绢帛为工具材料,是我国特有的传统画种。国画再现客观对象与表现主观情感上,讲究“写意”、“境”、“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以简洁的构图与形象调动欣赏者情趣的联想,获得诗情画意的审美理想。
二、素描是绘画的基础,是绘画的轮廓结构。主要以单色线条块面来表现物象的绘画形式。初学绘画的人一定要先学素描,素描画得好,绘画自然画得好。素描造型艺术的基本功,以锻炼和表达物象的形体、结构、明暗关系为目的。
三、素描虽然是西方油画创作的基础,而用在国画创作上也是行之有效不可缺少的手段。国画艺术创作应用素描,对于初学国画的人来说是训练的基本功之一,可作为习作,或作为创作起稿。素描是中西绘画相结合成功的创举,是填补国画艺术创作的不足之处,是为国画艺术锦上添花。
不是。写意画里面本来就要穿插素描。
象齐白石的画,他的昆虫有好多全部使用素描形式画出,金蝉,蜻蜓,还有一些小昆虫,都是用素描手法画的,你别看小小的昆虫,几百万一只,可是无价之宝。画工精细,栩栩如生,怪不得很值钱,也是这个道理。
关于素描对国画艺术的影响,我觉得不是弄巧成拙。
素描对国画的影响,曾经也引起过争论,大家知道的应该从陈丹青开始,因为言辞比较激烈,又有一定名气,自然关注的就多,他的观点:不要相信“素描是基础“这句话,这句话是错的。我算是看了世界各国的艺术,素描绝对不是基础。
埃及人、印度人几千年前就可以把人和万物画得很像很像,像得一塌糊涂,完全没有素描这件事。一定要解开这件事情,不然中国画没有前途。中国画的没落就从素描教学开始。
但同时他也对中国水墨画非常有信心,比如他说:毕加索过时了,齐白石没过时!水墨画是全世界最好的画!所以说只是表达他的一种观点,只是更犀利而已。
而现在比较火的超写实画家冷军就不这样认为,他认为:“画面有构图、有造型、有笔墨就构成了‘尽精微、致广大’的道的特征,文以载道的追求即完成。”他强调素描根本不会阻碍中国画发展,相反,书法练习的缺失,却是目前中国画的最大短板。而冷军一开始学的却是国画,现在也不断的在画国画。
他们都是名人,说话分量比较大,而且有意思的是,他们与国画已经西方都很有趣的渊源。而对于我们不是有名的人来说,只能从自己亲身经历来说说,为什么素描对于国画并没有弄巧成拙。
首先,国画分写意,工笔,半工半写,对于中国工笔来说,也比较写实,但肯定与西方的写实不同,也是要“写意”是“境由心生”,素描对此应该是有帮助的,至少素描是练了手,练了抓形等等。
可能争议最大的还是对国画写意的影响,首先说对国画写意的影响,是书法,大家都知道,中国写意发展最主要的因素,是从草书甚至狂草而来,当然也有心,禅学说,文人的影响,所以写意画的好坏,应该与创造者的书法水平,以及中国文化的修养更密切。
素描只是一种学习绘画的技术,学与不学的影响不会有直接的关系,或者说不是根本的关系,就比如徐悲鸿也学了素描,但他的马也很“写意”,甚至成了一种中国画在世界的代表性作品。更谈不上弄巧成拙的问题了。
现在学美术的学生,都从素描开始,倒觉得没有什么不好,就像现在学音乐的,都要考钢琴,但以后并不一定都专业是钢琴,也可能是唢呐呢。学美术的学了素描,只是增加了更多的可能性,当选定了自己的兴趣,最后的专业,完全可以再按照所学艺术形式的规律,进行有效的有目的强化,所以说写意的学过素描,并不是弄巧成拙,只是写意的真谛和需要的修养学不学好的问题。也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在绘画艺术领域中,国画与油画之间就存在了诸多让人不解或有争议的话题,比如,西方油画引进国内之后,中国画及中国油画都开始***用了“中西结合”的艺术理念,或技法,问题来了:国画艺术注重“写意”,现在增添了素描,你认为这是弄巧成拙吗?
国画艺术注重“写意”,现在增添了素描,这是弄巧成拙
开篇简单提到西方油画,是为了着重说明,素描是属于油画艺术的,它是油画“写实”基础的保障,然而,现在国画艺术也多了“素描”了(原来是没有素描的),我们通过现象来看本质,100年前的国画作品与现在的国画作品相比较,估计大多数人会认为100年以前的国画作品更具有传统文化底蕴,
唯有少部分人会认为现在的国画作品非常好看的,当然了,没必要和这些人争执,这是人与人之间审美能力的区别,不过,那大多数人是没有瞎了眼的,之所以现在的国画严重缺乏文化底蕴,正是因为增添了“素描”的原因,这就是弄巧成拙,具体原因,说来话就长了,
国画“写意”指的是在笔墨线条中表现出物象的“气象”,而不是“形象”,这只要欣赏国画的人物画,就容易理解什么叫表现物象的“气象”,而不是“形象”了,国画是一种再现艺术,描绘的是物象动态时的美感,而不是物象的样子(线条是动态的,不是静止的)
虽然国画有了素描之后,看似塑造了空间立体感,然而,这也束缚了笔墨线条的灵动性,从而画面没有了张力,本身笔墨就不如色彩,色彩是天生就可以构造形状的,笔墨始终都只是充当线条,空间造型对于国画艺术,就好比一座牢笼,没有组合形状能力的笔墨,在素描空间之中,就好比一潭死水,怎能气韵生动呢?飞流直下三千尺的瀑布壮观,还是瀑布底下的一潭死水好看呢?国画的“写意”要的就是不被任何空间束缚的“瀑布效果”。
稍微了解中国画的都知道,“写意”不仅是中国画的传统,也是中国画的灵魂。中国画正是以“写意”成为独立而有影响的绘画画种,成为东方最有代表性的绘画,也是和西方代表性绘画油画的根本性区别。而中国画的写意完全是由中国笔墨文化生成的。
素描是油画的基础,是伴随着古典主义写实油画的产生而形成的油画创作理论,是油画的“写实”所决定的。实际上素描就是油画的造型,逼真精准的造型靠得就是素描,因此说素描是油画的基础。
在引入西方油画之前,中国画是没有素描这一说的。千百年来,中国画的写意一直是通过笔法墨法的运用来表现的。所以又有了“书画同源"之说,意为中国书法中国绘画同是源于中国传统的笔法墨法。这成为了中国画的创作理念和思维定势。
油画作为世界影响最大受众最多的绘画画种,引入中国后对中国画的改革改良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和作用。比如将素描引入中国画的创作中,还有油画色彩理论的运用等。
从艺术是相通的这一点来看,我觉得国画中增添了素描不是“弄巧成拙”,更无可厚非,至少是一种有益的尝试,我们不必担心国画会出现“不伦不类”的情况。而且我们看到很多经过“素描”基础的中国画让人感觉面目一新,别有一番景象。
我以为,传统中国画的创作理念和创作技法应该传承,借鉴其他绘画的表现手法如油画的素描也很有意义。这两点都有利于中国画的发展进步,是完全可以并存并举的。
赛金花用身体贿赂瓦德西,减轻了北京八国联军的罪行。是真的吗?
这个只有天晓得了!
赛金花是个很有故事的女人,她一生结过三次婚,改过六次名字,生过一个孩子,伺候过N多的男人。
赛金花原名赵彩云,父母双亡后,她无依无靠,孤苦伶仃。后来被人诱骗到了苏州,成了花船一名清倌人。
什么是清倌人?就是指卖艺不卖身。但男人到那种地方,肯定不是为了欣赏艺术,说到底才艺不过是原始欲望上的一层薄纱而已。
很快,赛金花就既卖艺又卖身了!因为这样来钱快。
遇到状元郎洪钧算是她人生的一大转折点。凭借其年轻的身体,清秀的脸庞,男人的经验,她成功迷倒了洪钧,并顺利成了他的三姨太。
为了与过去彻底诀别,她改名为洪梦鸾。
洪钧被清朝派往德国出使,大老婆不喜欢出门,赛金花就成了公使夫人。倚仗其靓丽的容颜,出色的交际能力,赛金花在各国宴会上如鱼得水,大放异彩。
据说,就在出使德国期间,她认识了后来的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
洪钧与赛金花在德国生了一个女儿,不久就回国了,不幸的是洪钧回国不久便病逝了。大老婆嫌弃赛金花不堪的过去,毫不留情的把她撵走了。
女儿留在了洪家。赛金花成了孤家寡人。
为了生存下去,赛金花重操旧业。她只身一人来到了花花绿绿的上海滩,买了两个标致姑娘,找了两间雅致房子,挂了几盏粉灯,挂牌“彩云书寓”,就开始做生意了。
“彩云书寓”里面确实有书,四书五经什么的都是有的,不过来的客人肯定不是来看书的。
以前不管干什么,取名字都讲究个“雅”字,不像现在,不是温州洗头房,就是扬州足浴中心,俗不可耐。
因为状元夫人的名号,所以生意极好,门庭若市,堪比春运。虽然“看书”价格一再提升,但客人仍然趋之若鹜、争先恐后!
男人都有猎奇心里,谁都想一睹状元夫人的风***!赛金花赚的盆满钵满,然而这时候有个人受不了了!
这个人就是苏州状元陆润庠,他认为“状元夫人”侮辱了他和他的几个姨太太的人格尊严,于是他利用黑道白道的人脉,把赛金花撵出了上海。
此地不留姐,自有留姐处。
赛金花辗转经过天津,又来到了北京,没过几天就勾搭上了京剧名角孙作舟,两人打得火热。
在孙作舟的帮助下,“彩云书寓”重新开张,这次规模更大,服务更好,选择更多。没过多久,小店就生意兴隆了,各路王公贵族纨绔子弟纷至沓来,挤破门槛。
然而好景不长。八国联军来了!
1900年一天,一群德国鬼子冲进了“彩云书寓”,犹如狼如羊群,姑娘们一个个惊的花枝乱颤,乱作一团。
这时候,赛金花出来了!用流利的德语向德国鬼子喊了句“助手”!接着拿出了她与德国皇帝合影的照片。
德国鬼子惊呆了!这女的大有来头啊!于是就把赛金花带到了八国联军司令部。
总司令瓦德西一见赛金花,大吃一惊,原来是故人啊。多年未见,赛金花更为妩媚,更有女人味了!
于是当晚便与赛金花看了一夜的书!
现在北京城成了空城,粮食成了大问题。于是瓦德西便委托赛金花代为筹备粮食,赛金花跑前跑后张罗粮食,也借机大赚了一笔。
她的“彩云书寓”也继续给德国大兵提供服务,渐渐的,赛金花成了军届大红人。
一次,赛金花偶然见到德国鬼子四处抓义和团,于是主动上前劝阻,德国鬼子认识赛金花,就放了义和团成员。
后来赛金花又有几次劝阻德国鬼子不要滥杀无辜。
一传十,十传百。赛金花勇救义和团的光辉事迹就传开了,越传越玄乎,传到最后,赛金花成了“九天护国娘娘”。
据说,后来李鸿章与八国联军谈判时,赛金花出了不少力,促使双方成功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
赛金花后来又有两段失败的婚姻。
再后来,赛金花穷困潦倒,本想重操旧业,但已年老色衰,门可罗雀,不久便死去。
最后引用刘半农对赛金花的评价:
中国有两个“宝贝”,慈禧与赛金花,一个在朝,一个在野;一个卖国,一个卖身;一个可恨,一个可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