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山水田园诗主要写了哪些内容?又有什么样的艺术特色呢?
东晋著名诗人陶渊明的山水田园诗,内容主要以描写诗人隐居后的日常生话为主,创作出了很多脍炙人口的赞美,歌讼大自然山水,及田园风光的诗篇。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归园田居》等十首。
陶渊明虽出身于贵族世家,他的祖父甚止是朝迋的开国元勋,但诗人在八岁时就因父亲的去世,而家道开始中落。诗人三十岁入仕,也曾做过祭酒,参军,县令等小官职,但他看不惯官场的污浊与黑暗,终于在四十一岁时辞官隐居。过起了虽贫寒却舒适的田园生活。正如诗人在《归园田居,其一》中所写:
少无适俗韵,情夲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十三年。
羁鸟归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田园。
方宅十余亩,房屋八九间……
陶渊明的田园诗,平淡质朴,清新自然,韵味十足。看似无奇,但仔细深思,其意境却是深远的。
陶渊明的田园诗的另一个特点是,意境丰富,诗中有画。读了他的诗,使读者尤如身临其境。如: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星理荒秽,戴月荷锄归……又如:***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等。
陶渊明后,写作田园诗的诗人很少,直至唐代王维,孟浩然的出现。因此可以说,陶渊明是我国田园诗的鼻祖,是中国的第一位田园诗人。
陶渊明(352或365年—427年 ),字元亮,又名潜,私谥“靖节” ,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
陶渊明生活在东晋末年,陶渊从小爱读书写文章,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
他当彭泽县令时,要他穿戴整齐迎接督邮并行礼,陶渊明对这样的安排比较反感,他的说“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人!”,就这样陶渊明即日就交出了官印,辞官回家,从此归隐田园。也正是因为这种原因,陶渊明在田园农家生活的这些时光里,创作了大量的田园诗,而且成就很高。
陶渊明传世作品有诗125首,文12篇,后编为《陶渊明集》,他的田园诗主要的内容包括: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
像对自住的草屋、屋后的榆柳、房前的桃李、远远的炊烟等描写,表达出了作者对田园风物的喜爱和依恋,使得作者与简朴恬静的田园风光相互交融。这般如同水墨画方式呈现的农村风光景象表达了陶渊明内心的安宁以及平和。
2、农家的躬耕生活
虽然农家的劳动生活比较辛苦,但是诗人却表现出了一种平静乐观的心态,亲自劳作的乐观态度一直没有改变。如《庚戍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中写道:
“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孰是都不管,而以求自安。”
在作者的笔下,劳动是很有独特诗意的行为。像《归园田居》其三: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3、陶渊明的田园诗中还记叙了他与周围邻居的往还生活,如:
《移居》其二
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
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
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
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
此理将不胜?无为忽去兹。
衣食当须纪,力耕不吾欺。
陶渊明的田园诗以纯朴自然的语言、高远脱俗的意境,为中国的诗文化开辟了新天地,并对以后唐代田园诗派的形成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在他的田园诗中,他对当时官场污浊现实的厌恶和对恬静舒心田园生活的由衷热爱随处可见。
具体来说,陶渊明的田园诗的艺术特色有以下几个方面
1、情、景、事、理融为一体
作品情景交融,不仅把实景写得和平静穆,而且也流露出诗人喜爱自然、恬淡豁达的态度,是情景事理浑融的佳作。
2、平淡中有哲理,朴素中见绮丽
陶公的诗中描写的内容都是日常生活,然而用诗歌来诉说生活,这又将日常生活诗意化。其表现的情真、事真,读起来给人一种很亲切的感受。
如: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衣沾不足惜, 但使愿无违” (《归园田居》)
“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 (《于西田获早稻》)
这些诗句都体现了平淡生活中的哲理,尽管时间维度跨越千年,后世的我们读来依旧可以感受到陶渊明内心对自然的崇尚以及对返璞归真的渴望。
3、语言平淡自然,不露痕迹,富有意境美
关于陶公诗的语言特点,苏轼概括为“质而实绮,癯而实腴”,所以说这种田园诗的语言不是未经锤炼的,只是不露痕迹,显得平淡自然。
如:
“蔼霭堂前林,中夏贮清荫”(《读山海经》其一),用一“贮”字形容堂前夏天的林荫,好像水一样可以贮存起来;
“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用一“怀”字形容麦苗可以像人一样把盎然生气抱起来。
这些诗句,不但形象鲜明,突出了景物的特点,而且把在这些景色中的细腻感觉也都表现出来,充分显示了陶诗语言的艺术特色。
结语
钟嵘称陶渊明为“隐逸诗人之宗”,不少人称陶渊明为“田园诗的开山之祖”,足以看出陶渊明的田园诗对文学艺术的影响在中国诗史上是广泛而深远。
他的诗以崭新的田园题材,用平淡自然的风格为中国古典诗歌开辟了新的天地,最终使得田园诗成为一种诗体甚至是流派而独树一帜,影响历久不衰。
陶渊明看不惯官场的腐朽,黑暗,不为三斗米折腰,毅然辞去彭泽县令,还乡躬耕陇亩。闲暇时间,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开创了山水田园诗派。虽然一生困苦,寂寞,然而身后却极受推崇,千载之下,很少有人能与之比肩。我也是他的粉丝。陶渊明的诗主要写了哪些内容呢?
其一,陶诗再现了躬耕生活。陶渊明和其他田园诗人的重要区别在于,其他大多写的是田园风光,而他写的是实实在在的劳动生活。陶渊明不肯委屈自己的心志,回到农村,靠什么生活呢?只有开荒南野际了。他大量的诗篇都写到了自己的劳动生活。他的《归园田居》其三写到: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描述了他一天的劳动生活。他在另一首诗中,记述了自己一年的耕种收获,开春理常业,岁功聊可观。晨出肆微勤,日入负耒还。山中饶霜露,风气亦先寒。他的诗歌中,处处可见他的躬耕生活。可见,耕种,劳作,是陶公创作的源泉。陶公很了不起,能把劳动当享受。我也种过地,整天握着锄头,劳作在望不到边际的田野,早出晚归,疲惫至极,倒头就睡,哪有心思读书,吟诗。
其二,陶诗描绘了优美的田园风光。在陶公的笔下,每一座山,每一道水,每一棵树,村庄,老屋,东篱,都染上一层宁静,美好,诗意的色彩。***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不经意间,便吟出了千古名句。在日常生活中,展现了农村醉人的风光。一个淡看权利,地位,财富,荣誉,心境悠然闲适的诗人形象,呼之欲出。还有诸多诗句,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都描画了农村特有的风光。
其三,陶诗展现了自己的读书写作生活。陶渊明少有才学,博览群书,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难能可贵的是,在家耕种仍坚持读书,写作。躬耕,读书,写作,俨然成为他生活的三步曲。他在移居中写到,邻曲时时来,抗言谈在昔,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在读山海经中写到,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这些都写了读书生活。
其四,陶诗表现了农村纯朴的人情之美。没有装腔作势,没有矫揉造作,没有官场尊卑。大家率性,质朴的在一起快快乐乐喝酒。在《桃花源记》中,诗人已写出了这种纯朴,敦厚的风俗之美,你看,渔人进入桃花源,全村的人都杀鸡,作食,好酒好菜招待,这多好。陶渊明在杂诗中写到,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得欢当作乐,斗酒聚比邻。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后四句,是勉励珍惜时光的,时间宝贵呀,我们可要珍惜亲情,友情,邻里之情,和和睦睦的生活。诗人还写到,父老杂乱言,觞酌失行次。不觉知有我,安知物为贵。诗人已经在纯朴自然的风土人情中领略了人生的真正意义。
其五,陶诗流露出了自食其力,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和通达纯真的思想。诗人说,但愿长如此,躬耕非所叹。表达了自己性格不合于世,就做一个自食其力的劳动者的愿望。他的诗,衰容无定在,彼此共耕之,寒暑有代谢,人道每如兹,表达了对社会,人事的看法,没有永远的,一成不变的荣,也没有永远的,一成不变的容,他们互相更替,是不可改变的客观规律。所以,暂时处于人生低谷,也应该淡然处之。读陶诗,感受着诗人的思想,能时时让我们进入一个忘却人生困扰的纯然平和的状态。从这个角度说,当我们心灵被物欲蒙蔽时,陶诗是我们浸润心灵的精神家园。陶渊明不在乎外在条件,只在乎心灵的悠然自得。
陶渊明诗歌的艺术特色是冲淡平和,纯朴自然。和他人一样实实在在的,他的作品都是他真情实感的流露,他有苦说苦,有乐说乐,有牢骚就发牢骚,从不掩饰,他的语言也如话家常,浅显,凝炼,生动,准确,鲜明,弃绝雕饰,返朴归真。
***曾这样评价,“唐以前的诗人,真能把他的个性整个端出来和读者接触的,只有阮步兵和陶渊明,而陶尤为甘脆鲜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