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位大佬能解释一下***的各种自动原理,写文章也可以,谢谢?
这个问题非常复杂,一言半语也说不清,建议购买专业书籍或者上网搜索。主要的原理大概就是利用火药燃气推动弹头出膛口后剩余的能量来返回推动活塞,从而带动枪机框、枪机等一系列构件来完成一些列自动运作,这也就是所谓的内能源。这叫做导气式自动原理,只是众多自动原理中的一种。一般***用的比较多的还有管退式,这种是利用后座能量来完成自动动作,没有活塞。同样类似的还有自由枪机式和半自由枪机式。其他比如一些航炮,阿帕奇的23毫米航拍用的是链式自动机,我国一些航炮用的加斯特原理。其他还有外能源的,比如加特林原理转管炮,用电机带动。但是毛子的AK630转管炮确是内能源导气式的。所以这些结构相当多。
枪管后坐式是最早的自动原理,代表就是马克沁机枪。它通过***发射时产生的后坐力,让枪管和枪机一起后坐一段距离,然后通过一些机括让枪管与枪机分开,实现开锁。借着枪管不动或者复位,而枪机继续后坐,到底之后在复进簧作用下枪机向前复位,同时推下一枚***入膛,完成闭锁,击发,周而复始。
它一般用于早期的机枪以及现代的***。
当然,他也分枪管短后坐和长后坐,一般是短后坐,长后坐那种比如法国绍沙机枪,现在很少见。
枪机后坐式和上边的枪管后坐式有些类似,都是靠***的后坐力为动力源。但不同在于枪机后坐式的枪管不动,只是枪机动。
比方自由枪机这种原理甚至没有闭锁,只有靠枪机本身的质量来抵抗前期的膛压。所以一般只能发射小威力***。
这种一般用在冲锋枪或者是小威力***上
还有一种半自由枪机,它也是枪机后坐,但相对自由枪机而言,它是通过一些机括来实现延迟开锁。它比自由枪机闭锁强度更高,也能发射一些更大威力的***。比如MP5、FAMAS等都是这种原理
导气式一般分为直接气吹、短活塞导气、长活塞导气,还有一种已经死球的枪口集气式
比如上边这个短活塞就是通过枪管上的一个导气孔,让***发射时的燃气进入,推动活塞向后,然后活塞杆撞击枪机框,让枪机向后运动。这种原理目前最为普遍,包括95、SCAR、HK416、G36等都是短活塞导气。
长活塞和短活塞的主要区别在于它的活塞与机框相连、并且一起后坐,因此活塞行程更长。也正因为活塞和枪机相连,它的后冲质量更大,力道更足,所以可靠性更好,AK就是代表。
而直接气吹目前以M16之类的AR系为代表,它的特点在于没有活塞,而是通过导气孔,让火药燃气直接吹入机匣推动枪机向后。(可能有人会说AR不算完全直接气吹,杨曼才是,但这篇里我就不那么细的去说了)
还有个现在已经见不着的枪口集气式,这种原理在20世纪初流行过,代表是丹麦Bang、M1加兰德早期型、德国G41、刘将军半自动等***。因为不管是气吹还是活塞,它都需要在枪管上开孔,这回影响精度。因此丹麦人在枪口上设计了一个集气罩,将膛口喷出的火药燃气暂时约束,以此为动力源去推动活塞向后。但因为枪口这地方本身就容易脏,因此可靠性很差。
以前写过很多次这样的文字,这回就尽量用最简单的方法阐述吧,说复杂了没用,只能让人产生“不明觉厉”的感觉。
总的来说,所有自动化***,最关键的核心技术就俩:
1.弹簧
2.通气管
3.活动的枪机
就这么简单,并没有什么超复杂的、不可理解的技术。
我们可以先大略看一看过去的老式栓动式***的构造,这些武器都是非自动的,注意它们的枪栓,这个部件承担了***全部的动作。
旋转后拉枪机式***的枪栓没有复进簧和通气管结构,它们通过拉机柄完成2个动作:
1.后拉枪机抛壳
2.推弹上膛
这种结构足够简单,但我们也看到了,它没法“自动”,一切行为全靠人手拉压,把***推进膛,打完再用枪机的卡口勾住***底缘,把弹壳抽出去完成下一次操作。
自动化***是怎么样改进的呢?很简单,它们保留了枪膛、枪管,却把机匣给改了,把枪机变成了机匣中的活动件,然后在枪机后面装了个弹簧,这个弹簧叫“复进簧”,它负责推动枪机复位。
其中的道理应该很好明白,***在枪膛中爆炸,弹头飞出去,反作用力让枪机后退,然后弹簧又让它复位,如此往复,弹簧不停的被推后又回弹,入膛的***不断被撞针击发,枪机不断的上弹抛壳,自动射击就实现了。
这种构造被称为“自由枪机”,一般冲锋枪上喜欢使用此类设计,简单粗暴至极。不过现代冲锋枪喜欢给放浪的自由枪机加个限制器,以控制其射速和稳定节奏,称为“半自由枪机式”。
当然,还有个供弹问题,***是如何不停的挤进枪膛让枪机撞炸呢?原因同样简单到无语——弹匣底下安个弹簧而已,弹簧的簧力就是“自动”方式,它们始终把余弹顶到能让枪机够得着的位置上。
除了自由枪机以外,还有“导气式自动技术”,分类还挺细,像AK这类属于“活塞式”,M16那种属于“气吹式”,严格的分的话,“活塞类”还可分为长行程和短行程,不过这都是机械工程结构,它们的导气式基本原理都是一样的。
导气式的枪管都是开孔的,这个孔用于“疏通燃气”,将火药爆炸后的剩余能量通走一部分,给***当“自动化能量”。
如AK-47***,它的枪管导气孔从上面开口,连着一个“活塞室”,这个地方被燃气能量一冲,就会推动枪背上纵列相连的“活塞连杆”,连杆在冲击力推动下会后退带动枪机,然后枪机的复进簧又把它退回来,如此往复,完成自动化活动。
实际上,这与火车、汽车的“气缸运动”是一样的,***就是气缸中被点着的油料,一次次的推动活塞往复,让机械持续运转,只不过AK的活塞那头连着的是枪机。
M16、M4这类“气吹式”就更简单了,它们连活塞连杆都没要,直接连了个管道到机匣内部,管道从枪管把燃气能量引导到枪机前面,打一枪它就吹一下,把枪机喷得后退一次,顾名思义“气吹式”。
导气式发源于“管退式”武器,比如“马克沁机关枪”,这种结构更简单,它让枪管与枪机呈活动连接状,***炸一次,枪管就被燃气回喷一次,然后枪机、枪管共同合作,完成一系列自动供弹击发和抛壳。
管退式分为“长后座”和“短后坐”,像早期的“麦德森”、邵沙之流就是长后座,而马克沁等机枪则是短后坐。
“管退式”说起来与“自由枪机”非常相像,只是在其中拥有更复杂的工程机械运动罢了。
大名鼎鼎的MG42也***用了“管退式”,它也是“枪管短后坐”,它的枪口制退器结构、枪机质量大小,都对射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给MG42减速很简单,把枪机质量、复进簧力量变大即可,如此应该明白其原理了吧?
管退式里面还有个比较冷门的“杠杆式”,它通过两门炮管进行杠杆式的反复后座,继而带动另一管的击发和供弹,曾经出现在一些航炮设计上,现在已经很难找到了。
此外自动***里还有个很特殊的成员——“电动式”,这种也被称为“外源式”,即自己没有自动化能力,纯靠外部动力来帮忙,像我们熟悉的M134“米尼岗”机枪就属于这类。
这类机枪从结构上来说属于“加特林式”,加特林机枪属于半自动武器,它能通过枪管的斜面螺旋完成自动化上弹和击发,但“螺旋”这种事加特林机枪却做不到,因此早期的加特林机枪都是靠人手摇的,不然它没动力,这导致马克沁机枪出现后,加特林被淘汰了。
但现代的加特林式机枪找到了重生点,人们只要给它安个电动机和电池就解决问题了,电动机的驱动旋转还能极大的提高它的射速,反正只要电动机不停,加特林就可以一直打下去。
“金属风暴”属于另一种方向的“电路点火式”,这种武器事先将专门设计的特殊***安装在专用弹仓内,继而通过程控的方式进行分级电打火引爆,让密集的弹丸瞬间喷涌而去,它压根不要电动机,也不要枪机和复进簧结构。
再总结一下,***的自动模式有以下几大类:
1.枪机、枪管处全分离状,靠枪机后座和复进簧推进完成自动的“自由枪机式”。
2.在枪管上开孔,利用管道输送爆炸能量,推动枪机不断后座的“导气式”。
3.导气式的鼻祖,利用燃气推动枪管带动枪机后座,利用其分离-合作运转的“管退式”。
4.***用外部能源和动力,直接驱动***自动化运转的“外源式”。
5.***用特种***和发射器,直接将***引爆的“电路点火式”。
就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