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设计,设计的意义是什么?
设计是一个过程,是自我发挥的过程,带有很强的责任性,和对设计者很高的专业水准要求。
设计是工程的灵魂,能让自己设计出的作品在现实中美观大方,***赞赏,是每个设计者的目标,也是对其的要求。
设计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带有非常强烈的创新思维。
2.设计出来的好产品要让用户方便使用,最好不用看说明书就可以知道怎么用.
3.人机工程,UX,UI很重要.
4.产品定价机制所合理.
设计真正意义是可以高效传达产品信息,降低与消费者的沟通成本。设计更舒适的产品与环境,满足消费者功能和精神上需求。同时功能和精神价值为社会提供了新的选择,活色生香,丰富了生活,这就是设计能改变生活的意义。
设计的有意义是自由奔放
设计是天马行空的,好的设计更是没有模版没有套路,全凭自己的想象力
设计还可以给予你视觉美感的享受,让你不断提高自己的审美
设计最重要的也是最核心的可以创造发明出新的东西,任何一份作品都可以加入创新的元素。
设计是把一种设想通过合理的规划、周密的***、通过各种感觉形式传达出来的过程。人类通过劳动改造世界,创造文明,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而最基础、最主要的创造活动是造物。设计便是造物活动进行预先的***,可以把任何造物活动的***技术和***过程理解为设计。将这些所知道的东西转化为对产品的规划(或者产品本身),使得产品的形式、内容和行为变得有用、能用,令人向往,并且在经济和技术上可行。(这是设计的意义和基本要求所在)这个定义可以适用于设计的所有领域,尽管不同领域的关注点从形式、内容到行为上均有所不同。扩展资料:设计的种类相当多种,设计在许多领域都有应用,涉及的方面也比较广泛。下面列出历史较久、较广为人知的设计种类。设计也是一种职业。例如在电影业中有场景设计一职,在印刷业中,有包装设计一职。与英文使用不同的是、英文的Designer一词、在中文使用时、设计与设计师两个词都能共同称呼。而由“设计”这个词,沿伸出来有相当多的理论和议题,以“设计”为职业的社会环境通常就叫做“设计界”。
辛弃疾与苏轼同作为宋朝豪放派的代表,两人的豪放风格有何不同呢?
问题:辛弃疾与苏轼同作为宋朝豪放派的代表,两人的豪放风格有何不同呢?
前言
苏轼与辛弃疾都有家国情怀,古代的读书人都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但是苏轼和辛弃疾所处的时代不同,二人的经历不同、身份也不同。
苏轼虽有西北望射天狼的气度,但终究是一个读书人,不过是嘴上说说而已,而且他处于长时间的和平时期。
辛弃疾则不同,虽然从小是个读书人,但是他也是一个武将,少年时期真正经历过: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
辛派词人作品中多有忠君报国的内容,例如刘过、张孝祥、张元干、陈亮、辛弃疾等人的作品都有此特色。他们在豪放一派中,更有辛派词人之说。
另外辛词更喜欢用典,相比苏轼作品,读辛词更加费脑,读者没有一定学力想看懂辛词不太容易 我们可以看看两个人的代表作品。
一、《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写这首《念奴娇》的时候是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已经从"乌台诗案"中死里逃生被贬黄州两年有余,从这首词中可以看到苏轼的旷达与豪迈: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这首词和很多词一样, 上阕写景,下阕抒情。苏轼曾经夸奖柳永《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不减唐人高处,其实他的这首《念奴娇·赤壁怀古》同样有盛唐气象。
上阕描绘了赤壁附近壮美的长江景象。下阕怀古抒情,追忆了当年赤壁一战的英雄豪杰。最后“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是作者无从施展却空见光阴逝去的感慨。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是苏轼对于人生命运的思索感悟。可以比较一下晏殊的《浣溪沙》,意象不同,气象便不同,明显可以看出婉约词与豪放词的区别:
一向年光有限身。等闲离别易销魂。酒筵歌席莫辞频。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不如怜取眼前人。晏殊《浣溪沙》
二、《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 ,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bi)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辛弃疾作品的一大特点就是用典多,例如这首词中有:三国的孙权赤壁大战;南北朝宋的开国皇帝刘裕北伐成功;宋文帝刘义隆北伐失败,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南下;霍去病击败匈奴,封狼居胥山;廉颇的失意等故事。
辛弃疾写这首词的时候是开禧元年(1205)。 南宋又一次准备北伐。赋闲已久的辛弃疾于前一年被起用为浙东安抚使, 因此会有“廉颇老矣, 尚能饭否”之语。
虽然辛弃疾一直致力于北伐,但是他认为当时的准备并不充分,宋朝的政坛”英雄无觅,孙仲谋处“,没有”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的将才,因此很有可能会出现“元嘉草草, 封狼居胥, 赢得仓皇北顾 ”的结果。
果然,开禧二年(1206年),韩侂胄发动的北伐惨败。开禧三年(1207年),在金国示意下,韩侂胄被杨皇后和史弥远设计劫持至玉津园杀死,函首于金。
结束语:
苏轼终其一生,只是一个知识分子而已,他并没有机会在政坛上施展自己的才能。我们也只能看到他作地方官时的点滴,何况他的一生常常在贬谪中漂泊。
辛弃疾则是一个文武兼备的人物,年轻时”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除了武功卓绝以外,辛弃疾的政治军事头脑也出类拔萃,他著有《美芹十论》、《九议》等名篇。可惜的是岁月蹉跎宦海沉浮,他最后只好”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
苏轼词“人生如梦”,写的是自己,是对人生的感慨和感悟; 而辛派词人因为经历了靖康之耻,词中常常反映爱国抗金收复故土的内容。辛弃疾的这首《永遇乐》类似一篇政论文,对当时的抗金战局形式进行了大胆的预测,其结果正如所料,南宋在韩侂胄的指挥下大败而回。
@老街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