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中正”二字取自什么典故?
1.得当;不偏不倚。《书·吕刑》:“明启刑书,胥占,咸庶中正。” 蔡沉 集传:“咸庶中正者,皆庶几其无过忒也。” 宋 叶适 《答少詹书》:“轻鄙中正平易之论,而多为惊世骇俗绝高之语。” 清 姚鼐 《夏县知县新城鲁君墓志铭》:“君古文虽本 梅崖 ,而自傅以己之所得,持论尤中正。”
2.正直;忠直。《管子·五辅》:“其君子上中正而下谄谀。”《东观汉记·申屠刚传》:“性刚直中正,志节抗厉,常慕 史鰌 汲黯 之为人。” 晋 袁宏 《三国名臣序赞》:“ 公琰 殖根,不忘中正。”
3.指正直之士。《荀子·劝学》:“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
4.犹纯正。 汉 扬雄 《法言·吾子》:“交五声十二律也,或雅或郑,何也?曰:‘中正则雅,多哇则郑。’” 清 陈廷焯 《白雨斋词话》卷二:“ 碧山 以和平中正之音,却值 宋 室败亡之后,故其为词也哀以思。” 茅盾 《搬的喜剧》:“声音是和平而中正。”
5.指正道。《易·离》:“柔丽乎中正。” 高亨 注:“象人有柔和之德,附丽于正道。”《楚辞·离骚》:“跪敷衽以陈辞兮,耿吾既得此中正。” 王逸 注:“中心晓明得此中正之道。” 晋 傅玄 《傅子·检商贾》:“夫 神农 正其纲,先之以无欲,而咸安其道, 周 综其目,壹之以中正,而民不越。”
6.官名。 秦 末 陈胜 自立为 楚王 时置,掌纠察群臣的过失。《史记·陈涉世家》:“ 陈王 以 朱房 为中正, 胡武 为司过,主司羣臣。” 三国 魏 立中正以藻别人物, 晋 南北朝 仍之, 唐 废。《晋书·刘毅传》:“愚臣以为宜罢中正,除九品,弃 魏氏 之弊法,立一代之美制。” 宋 王谠 《唐语林·文学》:“近代有中正。中正,乡曲之表也。藻别人物,知其乡中贤愚出处。”
7."汉献帝延康元年(220),曹丕代汉自立前,尚书陈群立九品官人之法,于州郡各置中正,任识别人才之责。魏曹芳时,司马懿执政,于州置大中正,于是又有大中小中正之别。州的大中正,亦称州都,吴有大公平,即魏之大中正。晋、南北朝均有中正,隋尚有州都。唐无。
8.蒋介石本名“蒋中正”。
9.江苏连云港海州区板浦镇中正(原江苏省灌云县东辛乡乡***所在地)
中国历史上察举制、九品中正制和科举制的异同之处?
三者肯定是有不同的。要想说明这个问题先要简单的了解一下什么这三种制度:
一 察举制
西汉建立之初为了打破从周以来实行的“世禄世卿制”,补充战国时的军功制。汉高祖首下诏求贤要求郡国推举贤才士大夫,开了察举制的先河。之后汉惠帝和吕后执政时诏求“孝弟力田”,察举制开始有了科目。之后到汉文帝时,下诏要求“举荐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并规定了对策(考试)和“等第”。察举制基本确立。到武帝时察举制彻底建立出现了我们现在熟悉的“茂才”、“孝廉”等级别并一直沿用到汉末。
二 九品中正制
汉末三国时期由于察举制已经被地方大族所把持,他们操纵乡间民众的舆论,为自己家族的子弟营造“贤良方正”的名声,甚至出现了“举秀才,不识书。举孝廉,父别居。”的情况。察举制实际已经名存实亡。
有鉴于此,曹丕建立魏国之后***纳了陈群的建议,建立了选拔人才的“九品中正制”,具体措施是在天下各州郡设立中正官,中正官只能有在京都任职的某州郡本地人兼任,负责推荐本州郡的贤才。
这种制度虽然在实行的早期确实选拔了一些人才,但从本质上来说是曹丕代汉自立后为了换取地方世家大族的的支持进行的一次妥协,最后也必然被世家大族所把持,形成了世家门阀,“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一直延续了魏晋南北朝,甚至延续到唐。
三 科举制
隋朝统一天下之后,隋文帝为了加强中央集权,下召规定六品以下官吏任命需要由尚书省吏部统一通过考试选拔,废除地方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实际并不彻底),考试科目主要有明经科、秀才科。隋炀帝时又加入了进士科。这种制度的确立,使得一般的寒门学子有了进身之阶,打破了以往由世家大族把持***的局面,为后世王朝所沿用。
从上文可以看出,察举制、九品中正制这两种制度是自下而上的一种选拔人才的制度,选拔权更多的把持在地方豪门,名士,官吏的手中,他们操纵舆论,欺上瞒下。使得真正贤明之士不能得用,虽然打破了之前周秦时的贵族世袭制,但是却造就了世家门阀这一个新兴的利益团体。
而科举制由于将人才选拔权收归中央,设立考试,不论门第。给了天下所有有心入仕的学子一个相对公平的上升机会。虽然依旧可能有各种不公平的情况出现,但是相比于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来说是一种极大的社会进步。